随著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与日益普及,全国各高校领导层对网站的重视也随之提高,它不但能提高自身的网络整体形象,更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观道沟通认为:一个好的高校网站,能较好的对外展示学校硬件设施、学习风貌、科研技术、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更能成为高校之间合作交流、招生就业的纽带,高校网站建设日趋成为各高校信息公开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工作重点。
随着时间的逐步推进,各高校纷纷推出了校级官方网站,同时校内各院系处室网站也日趋建立,但彼此之间组织管理、视觉规范极为不佳。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同一所高校的网站,实现网站视觉统一、信息共享、管理规范成为各高校网站建设与维护的首要任务。
高校门户网站建设之现状分析:
高校网站主要由学校门户网站及校级服务网站和若干二级网站组成。学校门户网站一般由学校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建设,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校级服务性网站包括就业网、招生网、学习平台、教学在线等等具有公众服务功能的网站,网站功能相对比较复杂。二级网站主要为院系网站及职能部门网站,内容主要以新闻、通知,介绍性的信息为主,这些网站在大多数学校都是由各二级单位自行负责建设,这类网站在校内的信息传播和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前面两类网站基本由学校出资建设并安排专门人员维护,安全系数要求高。对于二级网站大部分高校主要还是以虚拟主机或托管服务器的方式为各网站提供运行环境。这种方式的网站移植性较好,网站开发人员的操作自由度较大,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
1.分散建设,不注重整体视觉规范,浪费资源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站建设均为学校的信息维护部门设计与开发,人员搭配主要都是程序技术开发人员为主,缺少专业的视觉设计师,更不说院系、处室的视觉统一规范,人员的搭配注定了网站风格各树旗帜。另外,众多高校的网站建设特别是学院和处室网站均为各单位自行独立建设或者委托感兴趣的学生负责,很多单位购买单独的服务器放在自己的机房或托管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机房,不算建设费用,单是购买服务器的费用和在机房的电费都是不小的开销,而实际上网站的功能仅仅是发布各单位的信息。
2.网站技术不一致,安全性差
各院系、处室等网站采用的实现技术不一致,有PHP、ASP、ASP.NET,还有JSP语言开发的,且版本多样,开发维护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很多网站都是委托学生开发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程序漏洞及各种SQL注入的问题,威胁网站的安全,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观道沟通建议您,做高校的门户网站还是需要专业的网络公司来策划与开发!
3. 各树旗帜,缺乏有效的联系和共享
由于各二级单位网站的建站技术的差异导致系统间数据交换和同步困难,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学校主页发布的信息各单位要转载就需重新编辑发布一次。院系发布的重大新闻等文章不能较好地更新在校级网站上,造成信息关联阻碍,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维护的压力与成本。
4. 人员变更快,管理不规范
一般来说,高校的学校层网站基本是由网络中心负责维护管理,但绝大部分二级单位网站由各单位自己负责,高校二级网站开发制作队伍多以研究生或本科生为主,由于学生毕业交替频繁, 队伍不够稳定,直接造成网站升级困难,二级的网站维护由各单位办公室负责,各二级单位基本没有专职网站开发维护人员,二级单位网站很多处于无人维护状态,信息更新发布缓慢,更有甚者半年都没更新过一篇文章。
5. 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管理难度大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都还不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各院系信息建设部门各自为政,采用的软硬件系统不统一,数据标准不统一,各个网站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来开发维护,个体差异大,造成了网站运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普通人员无法胜任,增加了管理难度与维护成本。
高校网站建设的目标:
上述问题制约限制着学校各级网站建设的维护与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网站安全和网络安全。从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和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高校网站建设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 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设计规范
采用统一的系统平台,数据存储实现技术以及展现标准,尽量消除学校各网站的运行环境和实现技术的多样化,这样既可以节约软件投资,又可以统一维护,节省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同时,规范前期应全面考虑各院系、部门之间的视觉整体规范,力求符号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做到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形成完整的网站视觉识别符号。
2. 注重网站安全性的管理
统一的安全管理,确保网站服务器安全和网站信息安全。统一的存储设备资源,制定相应的备份计划,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做好信息发布与审核的逐级权限,做到专业人员编辑更新,管理层人员审核发布的权限控制。
3. 注重信息资源的可整合性
学校作为一个大的整合体,由众多的院系处室等部门组合而成,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可整合性与开放性,各个网站的公开信息可以被其他网站和门户引用,不需要重复编辑发布信息。
文章来源:www.cdgdad.com 成都观道沟通